中国萍乡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站群导航 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市直部门信息公开 >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 > 法规文件 > 其他有关文件
关于萍乡市萍水河一河两岸海绵改造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初步设计(代可研)的批复
责任部门: 市发改委 生成日期: 2018-01-16 公开方式:
信息索取号: J00030-0203-2018-0317 公开时限: 文件编号: 萍发改投资字〔2018〕35号
市城投公司:
  报来的《关于申请办理萍乡市萍水河一河两岸海绵改造园林
  景观提升工程初步设计立项的报告》(萍城投文〔2017〕118号)收悉,经研究,对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《萍乡市萍水河一河两岸海绵改造园林景观提升工程初步设计》,批复如下:
  一、建设单位:萍乡市城投公司。
  二、建设地点:安源区萍水河两侧320国道-萍麻桥段滨河绿地。
  三、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:萍水河两侧绿地硖石大桥-萍麻桥段,滨河侧人行道路缘石至河堤之间滨河绿带的景观改造,沿线景观总长约7.8公里。具体范围:北至320国道,西至规划支路、滨河西路、萍水北路,南至萍麻桥,东至滨河东路和萍水南路,不含南正街和鳌洲书院。建设用地面积约40.5公顷。
  1.竖向设计:以防洪要求与景观相协调和便于雨水排放为原则,对场地进行改造。场地内硬质铺装场地坡度控制在1.5%内,游路最大坡度不大于8%,所有丘陵坡地相对所处地面最大高程为1.5米。
  2.种植设计:保留现状大树、古树,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乡土植物,作为骨干树种。突出重点景观节点,注重四季景观,绿化以常绿、开花树种为主,配置大乔木、小乔木、花灌木、草花地被、挺水、浮水、沉水植物。
  3.园路与场地设计:连通滨河步道,贯通沿线绿道,增设东西方向步道,增设活动场地和节点。场地均以透水铺装为主,局部山林地和部分桥头少量使用换岗眼等,满足海绵城市需要。
  4.园林小品、建筑、结构:拆除改建亭1座,新增亭廊20座,新增绿墙、景墙12处,原挡墙新增浮雕壁刻1处,博物馆新增铁艺围墙约480米,改造站前桥、昭平桥、通济桥和萍麻桥的人行道、栏杆。拆建公厕1个,增设公厕4个。设计使用年限50年,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,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,抗震设防6度。
  5.给排水:建筑生活用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,绿地喷溉和场地保洁用水就近取自萍水河。生活用水选用HDPE给水管,喷溉系统选用PE给水管。本工程采用生活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排水的管道系统。生活污水汇集并经化粪池处理后,排入市政污水管道。室外排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排水管,雨水管采用HDPE排水管。建筑内部采用PPR给水管道和PVC排水管道。室内采用粪便污水与废水合流排水管道系统。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雨水排水系统,室内雨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。
  6.海绵城市:绿地内雨水通过植草沟、透水卵石沟等收集雨水排入市政排水管网,植草沟总长度约11100米,有效调蓄容积为1998.94立方米,透水卵石沟约2500米,有效调蓄容积为126立方米。在硖石北大道与武功山大道(320国道)相交处设置一处雨水花园水面面积约126平方米,平均水深1.0米,总调蓄体积为2236立方米。根据地形地貌特点设置部分下凹式绿地,总有效调蓄5185.08立方米。
  7.电气及背景音乐:场地内景观照明和喷溉动力用电取自内部设置的变压器,最高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。用电电源就近接自城市供电网络,采用10KV线路进入内部变压器或引380/220三相四线至配电箱。本工程采用景观照明和安全照明相结合的方式,背景音乐选用仿真音箱。
  8.安全防护与无障碍设计:结合现状在人行道、园路、坡道、台阶、主要场地及公厕建筑出入口等布局无障碍设计。
  四、建设期限:3年。
  五、概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:本工程概算总投资16480.32万元。资金来源为自筹。
  请协同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,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优化设计。
  
   
  
  萍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  2018年1月15日
  (此件主动公开)
  
  
附件:
  【字体: 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常见问题 | 使用帮助 | 版权声明 | 隐私说明
主办: 萍乡市人民政府 承办: 萍乡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萍乡市信息中心
建设与维护: 萍乡市政府网站服务中心 邮箱: wzbjb@pingxiang.gov.cn
赣ICP备05006704号
建议:电脑显示的分辨率1024*768;IE浏览器6.0以上